如果你错过了这样一部已摘得国际动画大奖的短片,接下来的6分钟就留给你和《鹬》吧!。看过的朋友建议重温!因为后面我们会分享到让孩子“犯错”这件事儿。
影片简介
《鹬》(Piper)
导演: 艾伦·巴利拉罗Alan Barillaro
编剧: 艾伦·巴利拉罗Alan Barillaro
上映时间:2016(美)
剧情梗概:
鹬妈妈教小鹬捕食本领,这一过程中,小鹬真的很痛苦,很受伤,她必须一次次克服困难以便成长起来。
获奖说明:
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(2017) 最佳动画短片
第44届动画安妮奖(2017) 最佳动画短片
英国帝国杂志电影奖(2017)最佳动画短片提名
这是一个关于克服自身恐惧的故事,片中,恐惧来自于水。世界太大太可怕,如何抱着勇气让自己冲出对于这个世界的恐惧,正是这个故事的意义所在。这是导演巴利拉罗对于影片的一种解读。
一部《鹬》耗费了导演巴利拉罗五年的脑细胞。他曾经有事没事地沿着北部加利福尼亚海滩跑步,然后有了灵感。“海岸边的鸟儿们看上去总是战战兢兢,与浪花若即若离,就像它们患有恐水症一样,最初的创作动机就这么来了。
“这个故事和孩子有关,就好像小鹬一样,克服恐惧并最终在海洋场景下变得强大”。但另一方面,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,巴利拉罗更想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赋予孩子们的成长更多的意义。“让孩子去长大,犯错,不要总想护在他们身边。片中的鹬妈妈是我想成为的一类父母——与孩子共同面对,但给予孩子成长空间。”
成长欢迎犯错,而后教育向前一步。
在我们的教育观念里,出了差错往往就代表着失败。我们从小不被允许犯错,也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犯错。
我们按照一个看似”正确“的模板教育我们的孩子,因为我们的父母也是如此教育我们的——这样不准做、那样不行、不可以这样、不可以那样。
这样做,看似让孩子在一个”正常“的范围内成长,却剥夺了孩子探索的机会,扼杀了他的想象力和天性。
做父母不易。我们都担心着孩子的成就和未来,为了避免孩子犯错少走弯路,恨不得代替孩子披荆斩棘,只给他留一条康庄大道,把孩子的一切事情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安排好,恨不得把我们认为"对的"、"成熟的"经验一股脑的灌进孩子的脑袋里,保证孩子永远在"正确"的人生道路上。
生命有无数种可能,没有人能预测将来。我们为了保证孩子的人生"正确"剥夺他们探索的机会、尝试的愿望,这种做法,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。
孩子随着成长,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烈,他们越来越希望自己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体被我们接纳,而不是一个父母的附属品、一个乖宝宝或者一个宠物。
我们总害怕孩子犯以前自己犯过的错,但是,孩子和我们是明确的两个个体,做了同样的事情,也不一定会有同样的结果。
实际上,任何问题都不只有一种标准答案。
给孩子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权利,哪怕是犯错,不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收获吗?因为试错,所以真正成长,碰壁之后,才能更快更好地成长。
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,对没有尝试过的事情更是好奇心十足,这是一种本能的学习意识。
就像爱迪生在不断的试验中发明了电灯,孩子在犯错之后才更好地掌握知识。但遗憾的是,绝大部分的家长都没意识到这一点,他们不停的把自己的经验灌输给孩子,然后就认为孩子会按照他们的想法过一生。
允许孩子自己去体验,去试错。这是父母们真正应该做的。
帮助孩子在实践和错误中总结经验,学习在孩子即将开始一件事情的时候,尝试和孩子沟通,询问孩子是如何考虑的,有没有长远的计划?有没有备选解决方案?如果一旦判断失误,折中方案是什么?
如果出了问题,自己打算事情发展到什么程度的时候以何种方式终止或寻求帮助?
相信孩子,在可承受的容错范围内,给孩子一个充裕的空间让他去尝试。我们需要明确的是:试错也是孩子成长路上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。
与其时刻把孩子绑在身边,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去自己体验。
(本文来源于行知探索元领导力、作者元兄,内容来源于USA TODAY、教育之江等)
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,仅作分享之用,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。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,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,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。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,谢谢!
非常感谢您的阅读,请您把文章分享给更多朋友,小编也会继续努力,为大家呈现更多高质量的教育育儿文章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