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说文解字》第125课:为什么是“审问、审判”,“审”是何意

《说文解字》第125课:为什么是“审问、审判”,“审”是何意

《说文》对宷解释的所谓的“悉也”,就是全部的了解,也就是说,宷的本义是详知。比如《荀子.礼论》有:“君子審礼,则不可欺以诈伪。”君子对礼了解得明白清楚,就不可能再用诡诈来欺骗他。

宷的小篆字形如图:

(宷的小篆字形)

本义之外,審还有几个意思,举常用的说说:(1)明白;清楚。比如《公孙龙子.白马论》有:“是白马之非马,審矣。”所以说,白马并不是马,明白了吧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是著名的逻辑问题,属诡辩类,白马当然是马。

(白马)

(2)详细;周密。《广韵.寝韵》:“審,详審也。”比如《聊斋志异.贾儿》有:“審顾之,四肢皆如人,但尾垂后部。”大意是:详细观察他,四肢都跟人一样,但就是后面多了一只尾巴。狐狸可不就是有支尾巴吗。

(连环画《贾儿》封面)

(3)慎重。《左传.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是故審则宜类。”孔颖达作疏:“審者,言其谨慎之意也。”(4)正,不偏斜。《国语.齐语》:“審吾疆场,而反其侵地。”韦昭《国语注》称:“審,正也。”

(5)固定;安定。比如《庄子.徐无鬼》:“故水之守土也審,影之守人也審,物之守物也審。”大意是:所以,水固定守着土,影子固定守着人,物类与同类也固定相守。(6)真实;果真。《玉篇.釆部》:“審,信也。”比如《战国策.秦策一》有:“为人臣不忠当死,言不審亦当死。”为人臣子如果不忠诚,应当去死,如果说话不真实也应当死。

(7)考察;研究。比如鲁迅《坟.人之历史》:“(达尔文)环世界一周,历審生物,因悟物种所由始。”考察研究了所有的生物,明白了物种的源头。

(达尔文与他的物种起源论)

(8)辨别;审问;审讯;审核;审查;询问。这几个意思相对近似,均源于“宷”的本义引申。也是審字最常用的字义,现在把审字用在“审判、审问”均起源于宷(審、审)字的本义:“详知”,就是详细了解一切,才能判断正确,做出不差分毫、公平的决定。

(审判如天平)

(9)还用作量词:束数。《周礼.地官.羽人》:”十羽为審,百羽为搏,十搏为缚“郑玄作注称:“審,搏、缚、羽数束名也。”

此外,審还是姓。《通志》有载,比如汉代有个姓審的名人叫審食(yì)其(jī)。

(審食其的电视剧剧照)

(二)宷的第二个读音读作pán。读音出自《古今韵会举要》蒲官切。通“藩”,指水回流处。《庄子.应帝王》:“鲵桓之審为渊,止水之審为渊,流水之審为渊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司马云:‘審当为蟠,蟠。聚也。’崔本作“潘”,云:‘回流所锺之城也。’”上面那句话的意思大致是:回转盘旋的积水也叫作渊水,停滞不动的积水也叫作渊水,滚动不息的积水也叫作渊水。

(【说文解字】之125,部分图片引自网络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

饥荒联机版语言切换指南,中文设置教程,游戏沟通无障碍!
笔记本保修期多久
365体育封号怎么办

笔记本保修期多久

📅 07-09 🔍 4876
手把手教你自制简单动画,轻松玩转视频创作!